孙家栋,男,汉族,中共党员,1929年4月8日出生,辽宁复县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风云二号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北斗二号卫星工程和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高级顾问,原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中科院院士。他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从事航天工作60年来,主持研制了45颗卫星。担任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总设计师,实现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和应用。作为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
[1]
,树立了我国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
[2]
1967年,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技术负责人。
[3]
1989年,孙家栋担任中国火箭进入国际市场谈判代表团团长。1996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4]
2010年1月11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毕业院校
- 苏联茹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要成就
-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央视年度经济人物终身成就奖
共和国勋章 [5]
孙家栋人物经历
编辑1951年,孙家栋和另外29名军人被派往苏联茹科夫斯基工程学院飞机发动机专业学习。
1967年,孙家栋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设计负责人开始,孙家栋又先后担任了中国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他还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设计师。在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100个航天飞行器中,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颗,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被业界公认为中国的“卫星之父”。在研制试验过程中,深入实际,艰苦奋斗,带领科技人员攻克了多项技术关键,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问题。他为中国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9]
1984年,荣立航天部一等功。
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89年,孙家栋担任中国火箭进入国际市场谈判代表团团长,参加中美两国政府间的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协议谈判。
1992年,当选中科院院士。
1996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1]
2009年2月,受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聘请出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名誉校长。
2011年9月2日,被聘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名誉校长。
[16]
孙家栋人物荣誉
编辑孙家栋主要成就
编辑孙家栋是中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为中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创建和发展中国人造卫星总体技术、卫星航天工程管理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作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
[20]
孙家栋是中国月球探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提出了2020年前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分三个阶段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中国月球探测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路线图。他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确定了工程目标和工程总体方案,对工程各大系统的技术途径作出重要决策。
[20]
2009年4月15日0时16分,孙家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参加指挥的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发射任务又一次获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100个航天飞行器,这之中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颗,在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奇迹般地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孙家栋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的全部过程。
[22-23]
孙家栋获奖记录
编辑荣誉奖项 |
|
孙家栋人物评价
编辑孙家栋是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科学家,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见证人。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首战告捷起,到绕月探测工程的圆满成功孙家栋几十年来为中国航天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我为您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钱学森评)
[24-25]
孙家栋人物言论
编辑孙家栋人物轶事
编辑曾因左撇子被退学
红烧肉“吃”出锦绣前程
1950年元宵节,很多同学回家团圆,哈工大预科班安排学生晚餐吃红烧肉。孙家栋决定吃完难得的红烧肉,再回姐姐家。开饭后,校领导突然来到餐厅通知在场学生空军招人,当晚就要赶往北京。孙家栋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他当时可能没想到,贪馋也会贪出个锦绣前程
[8]
。
相识108天后结婚
1959年8月9日,在孙家栋和魏素萍第一次见面后的第108天,按照两人的约定,魏素萍带着自己在哈尔滨“道里秋林”百货商店量身定做的镂花布拉吉和时髦高跟皮鞋,拎着提包,只身从哈尔滨跑到北京来找孙家栋。这一天,领导和同志们为他们俩举行了简朴、热闹的婚礼
[8]
。
钱学森钦点主持设计“东方红一号”
卫星发射时出现意外
20世纪70年代,孙家栋带领团队研制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时出现了意外。震惊过后,孙家栋带着大伙儿在天寒地冻中把大片的沙漠翻了一尺多深,拿筛子把炸碎的火箭卫星残骸筛出来,最终找到了失败的原因。一年后,一颗新的卫星腾空而起。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立即前往>>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 参考资料
-
- 1. 孙家栋院士 .新浪[引用日期2014-10-18]
- 2. 关于改革开放杰出贡献拟表彰对象的公示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8-12-01]
- 3. 卫星之父孙家栋:见证中国航天全过程 .中新网[引用日期2014-10-18]
- 4. 1999年9月18日 为“两弹一星”专家授予功勋奖章 .中国网[引用日期2014-10-18]
- 5. 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 授予42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 .人民日报[引用日期2019-09-17]
- 6. 革开放杰出贡献拟表彰对象公示,这些人上榜 .中国共产党珠海市委员会[引用日期2019-03-01]
- 7. 卫星之父孙家栋:见证中国航天全过程 .新华网
- 8. 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孙家栋 .人民网.2011-06-30[引用日期2015-01-26]
- 9. 瞭望:中国“卫星之父”孙家栋的航天传奇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4-10-18]
- 10. 卫星之父孙家栋:见证中国航天全过程 .杭州网[引用日期2014-10-18]
- 11.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搜狐[引用日期2014-10-18]
- 12. 专访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 .新浪[引用日期2014-10-18]
- 13. 孙家栋: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网易[引用日期2014-10-18]
- 14. 谷超豪、孙家栋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4-10-18]
- 15. 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简介:孙家栋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4-10-18]
- 16.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聘请孙家栋院士为名誉校长 .河北新闻网[引用日期2014-10-18]
- 17. 北斗之父孙家栋担任辟缔思(PDC)未来学校名誉校长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8-10-22]
- 18. 孙家栋:一辈子与卫星打交道的航天“大总师”-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9-09-25]
- 19. 获得改革先锋称号人员、获得中国改革友谊奖章人员全名单 .澎湃新闻[引用日期2018-12-18]
- 20. 新闻背景: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孙家栋院士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4-10-18]
- 21. 中国贡献者孙家栋 .网易[引用日期2014-10-18]
- 22. 数学家谷超豪、航天专家孙家栋获09国家科学技术奖 .凤凰[引用日期2014-10-18]
- 23. 快讯:谷超豪、孙家栋获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4-10-18]
- 24. 孙家栋:中国星 中国心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4-10-18]
- 25. 钱学森与孙家栋:科学巨星情深谊长(图)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4-10-18]
- 26. “他是一部中国航天的发展史”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4-10-18]
- 27. 2017《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词大全 人物简介 .闽南网 [引用日期2017-02-09]
- 收起
词条标签: